日前,歸然書院院長、科達制造創始股東鮑杰軍帶領歸然書院五期精進班學員走進科達制造,開啟4月“行走的課堂”主題課程學習。協會名譽會長、科達制造董事長邊程為學員們進行了主題授課。
邊董在2個半小時的時間內,毫無保留地跟學員們分享了科達陶瓷機械及海外建材板塊發展的重要戰略節點及當時的思考、科達重要的企業文化、科達過去發展過程中的戰略失誤、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以及對當下經濟形勢的看法及投資建議。
海外戰略+整合戰略雙輪驅動
科達陶機業績堅挺的秘訣
“當前,陶瓷與陶瓷配套這個行業,日子過得最好的,科達肯定算一家,數字為證!”邊董表示,在時下全球陶瓷、陶機行業都下滑的時候,科達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之前的戰略走對了。在陶機領域,他指出,“開發新產品、由單機做成整線,這些做法我覺得誰干都會這么想,我覺得沒什么太奇特的。海外戰略、整合戰略,我覺得這兩個戰略助力科達在陶機領域上能夠形成今天的行業地位,可以跟大家說一說。”
他介紹說,海外戰略就是“拼死抓海外”。邊董從1998年6月進入科達伊始,就在思考科達如何走出去,即使當時科達的利潤很可觀,而且90%以上的業務都聚集在佛山。在1999年,邊董就與科達創始人盧勤(以下簡稱“盧工”)去意大利維羅納參展,這是科達第一次到海外參展,也是陶機行業的第一次海外參展。
與此同時,當時科達還聘請了一位臺灣業內資深人士來主抓海外,他的年薪甚至比當時盧工和邊董的年薪之和還高,同時還給他豐厚的股權激勵。“總之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去用這些開拓海外的人才!”
科達從1998年開始開拓海外市場,迄今已超過了25年,“當時前面十年幾乎沒什么結果,那時我對海外人員也沒設什么業績考核,就是要求他們每年180天以上必須在海外跑,這個必須要堅持做到!”日積月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才有了今天科達海外業務蓬勃發展的可喜局面。
此外,整合戰略就是指與力泰的整合。邊董說,早在1999年,他就與力泰陶機原董事長嚴國興私下交流未來兩家合并的事宜。“就這么大一個行業,如果我和力泰不合并,兩條航母斗來斗去,惡斗下絕對沒有一家會活得好!”于是,在時機成熟時,科達與力泰于2011年正式“聯姻”,兩家整合后規模、實力實現了1+1>2的效果。
尋找空白市場+攜手實力合作伙伴
科達海外建材業務制勝之道
“我一直覺得,海外那些基本上沒有產能的空白區域是一定有機會的。”2015年底,邊董與在非洲深耕十多年的森大集團董事長沈延昌相識,雙方一拍即合,隨即攜手在非洲投建陶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