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將面向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依托第三方機構、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推動組建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中心,廣泛匯聚產業上下游資源,加快推進落實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開展數字化轉型評估、咨詢、診斷等工作;將在智能制造成熟度評估模型、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與評估等現有標準基礎上,結合原材料工業特點和轉型需求,研究制定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與成效評估標準,更高要求、更加精準、更加客觀對原材料企業數字化轉型情況進行評估診斷,摸清問題、提出對策,選樹行業標桿。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解讀
一、原材料工業主要特點是什么,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內涵是什么?
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作為典型的流程制造業,原材料工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點。一是資源能源密集。原材料工業主要以各類礦產、石油、天然氣、生物質等自然資源為原料,對能源資源依賴度高,同時也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戶。二是過程機理復雜。材料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反應、分離、冶煉、成型等典型工藝流程涉及大量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大多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且難以實時動態監測調控,“黑箱”屬性顯著。三是生產連續性強。工藝過程多為連續進行,各類原料、能源以氣體、液體、固體等形態在各工序、工藝單元間傳遞,如大型化工裝置、高爐冶煉等,生產開始后,需要數月或更長周期連續運行。
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在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經營管理、物流倉儲,行業運行調控、耦合協調以及上下游協同等各環節進行融合創新和改造提升,實現生產要素泛在感知、制造過程數字孿生、運營管理最優決策,以產業數字化驅動全產業鏈業務變革,加快推動行業提質升級、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二、《工作方案》的出臺背景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強調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指出,當前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滲透,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要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要使人工智能成為驅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引擎。當前,我國擁有制造大國疊加網絡大國的雙重優勢,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技術領先、覆蓋最廣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處于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