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扎實推進重要區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狠抓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高質量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十四五”以來年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4.02%,森林蓄積量194.93億立方米,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
堅持節約優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夯實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高水平高質量開展節能工作,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持續優化財政資源配置,落實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稅費優惠政策,2020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環保相關資金1.78萬億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截至今年6月,兩項工具余額分別為4530億元、2459億元。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首期募資885億元。深化能源價格改革,推動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新能源平價上網政策,完善分時電價機制,健全抽水蓄能兩部制電價政策。健全綠色電力交易體系,全國綠色電力交易電量超600億千瓦時。
構建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將碳排放統計核算正式納入國家統計調查制度。成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總體組,實施“十四五”百項節能降碳標準提升行動。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建成5個“雙碳”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實施“可再生能源技術”等重點研發專項,強化“雙碳”專業人才培養。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統籌對外合作與斗爭,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達成《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著力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扎實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有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幫助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第一階段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在此基礎上,“十四五”前兩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4.6%,節能降碳成效顯著。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要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切實履行“雙碳”協調職責,堅持以我為主、保持戰略定力,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優化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和方式,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將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