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生態文明重要成果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發布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發布內容如下。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我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宣示。三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系統觀念、加強統籌協調、狠抓工作落實,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雙碳”工作取得良好開局和積極成效。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雙碳”工作作出總體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各有關部門出臺12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實施方案和11份支撐保障方案,31個省(區、市)制定本地區碳達峰實施方案,“雙碳”政策體系構建完成并持續落實。
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著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累計完成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超過5.2億千瓦。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推動構建煤、油、氣、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能源安全保障根基進一步扎牢。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調控粗鋼產量,“十四五”以來壓減超4000萬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今年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8個百分點。發布重點行業、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標桿水平,引導節能降碳更新改造。嚴把新上項目碳排放關,修訂發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2022年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91.2%;推動既有建筑綠色低碳改造,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5%。加快調整交通運輸結構,2022年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49.84億噸、同比增長4.4%,水路貨運發送量85.54億噸、同比增長3.8%。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374.7萬輛,同比增速均超過40%;保有量超1620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