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發展海洋礦產資源開發裝備、大型港口工程裝備、深水機器人等先進裝備,建設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裝備、特種船舶、高端游艇和船用發動機研發生產基地。
3.軌道交通裝備。依托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建設,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及其關鍵系統零部件,提升裝備自主化能力。研究開發磁懸浮、真空管道等超高速軌道交通技術及相關裝備。加快延伸產業鏈,提高整車配套和生產能力。
4.節能環保裝備。發展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裝備,開發城市垃圾智能分選和處理成套裝備、二氧化碳綜合利用成套裝備以及污染檢測和遠程診斷、光伏中央空調等高端節能環保裝備。
5.通用航空裝備。加強航空關鍵技術研發,發展通用飛機、水上飛機、無人機、特種飛行器、輕型直升機、機場空管導航監視裝備和機場地勤設備,開發地效飛行器、通用航空發動機等高端航空裝備。
6.新能源裝備。推進下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風電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突破新型傳感測量、通訊信息、電能質量控制、決策支持、超導、分布式電源柔性接入技術等智能電網先進技術,發展核電裝備、10兆瓦級以上風電和光伏發電技術裝備。
7.汽車制造。重點發展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和專用車,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等前沿技術,延伸發展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形成與整車生產能力相匹配的系統配套能力。
8.衛星應用。發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三大領域,拓展衛星在應急救災、氣象監測、通用航空、智能交通、物聯網等領域應用,開發北斗衛星空間基準授時、高分辨率高光譜遙感圖像處理及應用、空間信息三維顯示等技術裝備。
(三)新材料產業。
1.高性能復合材料。大力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雙金屬及多金屬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性能生物基復合材料;加快發展新型工程塑料與塑料合金、高性能合成樹脂、新型阻燃改性塑料等高分子復合材料。
2.特種功能材料。加快發展特種功能焊接、噴涂、密封材料,以及相關超導材料、智能材料與超材料;重點發展傳感材料、非晶納米晶合金材料、能量轉換和儲能材料、環保型可降解塑料、低碳型和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等。
3.稀土與納米材料。加快發展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功能助劑等高性能稀土材料;大力發展納米粉體材料、納米硬質合金材料、納米膜材料等新型納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