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用地和人才等各項政策,創新政策扶持方法,打造有利于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統籌用好省級財政扶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股權投資、PPP、貸款貼息等模式,引導和支持面向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要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重大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功能區、示范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先進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工業國家工程研發中心、檢驗檢測認證中心、重點實驗室等落戶廣東,支持世界500強企業來粵設立區域性總部或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營運基地等分支機構,具體辦法另行制定。(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
(二)落實和完善使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等鼓勵政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使用單位開展產品創新、增值服務和示范應用,比照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扶持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措施的通知》(粵財工〔2015〕219號)有關規定進行獎勵。企業首臺(套)產品應用在自身運營的一體化項目可納入首臺(套)政策支持范圍。生產性服務企業自用首次購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大型先進技術裝備,按首次購買實際財產類保費支出總額的80%予以獎補,獎補總額最多不超過1000萬元。(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
(三)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支持引導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科技型、創新型生產性服務企業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省科技廳、財政廳、地稅局,省國稅局)
(四)全面清理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各項收費。嚴格執行免征中央、省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省級收入的政策,鼓勵各地減免省級以下部分的收入,切實壓減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研究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參照執行省產業轉移工業園“零收費”政策。(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
(五)引導社會資本創設生產性服務業各類投資基金。鼓勵社會資本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的生產性服務項目。研究設立廣東工業2025產業引導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或參與,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參與企業境外投資并購。(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
(六)建立生產性服務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鼓勵銀行機構按照風險可控、經營可續的原則提供適合生產性服務企業需求的信貸產品和服務。省財政設立生產性服務企業專項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對銀行機構向符合條件的省內生產性服務企業貸款所發生的超過一定比例的不良貸款凈損失,由專項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給予適當的補償,具體辦法另行制定。(省財政廳、金融辦、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