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鼓勵制造企業發展專業化生產性服務。鼓勵優勢制造企業“裂變”專業優勢,通過業務流程再造,面向行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有條件的可設立獨立的生產性服務法人機構,面向中小企業發展市場調研、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節能環保、工程總包和系統控制等生產性服務。由工業企業中分離設立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各地可給予適當支持,其用水、用氣價格高于原母體企業的按原企業價格執行。到2017年力爭20%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設立專業化生產性服務法人機構。(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三、加快建設面向先進制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
圍繞制造企業的共性生產性服務需求,創新公共平臺建設模式,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建設一批面向先進制造業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到2017年,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包括產業園區、工業園區)基本建成配套生產性服務中心,初步形成以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的生產性服務網絡。
(一)支持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配套生產性服務中心。采取省市政府共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依托制造業基地(園區)建設一批生產性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檢驗檢測、質量認證、營銷廣告、技術推廣、數據托管、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知識產權保護等公共服務。省級財政已設立的面向產業園區、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各類專項資金,應安排部分資金實施省市共建先進制造業基地(園區)配套生產性服務中心。鼓勵將重要制造業基地(園區)配套生產性服務中心納入各市PPP項目庫并優先安排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廳)
(二)鼓勵建設“互聯網”公共信息平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積極建設面向生產服務的各類工業互聯網信息平臺,培育平臺型服務產業,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信息服務。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工業云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按需使用、優質低價的公共云服務。積極爭取國家在粵布點建設“工業云”公共云計算服務平臺、重點領域制造業云計算數據中心和工程數據中心。支持信息技術企業加快向云計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鼓勵大企業開放平臺資源。對符合布局原則和能耗標準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支持其參加直供電試點,滿足大工業用電條件的可執行大工業電價,并在網絡、市政配套等方面給予保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支持建設電子商務和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加快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布局建設一批綜合性、專業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貨物配載中心,重點推進南方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和運營,增強制造業供應鏈協同需求的物流響應能力。引導企業積極建設先進制造業行業性電子商務平臺,依托我省產業集聚區重點建設一批集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物流和信用評估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開展業務提供支撐。(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