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
生產性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與先進制造業特別是先進裝備制造業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做強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微笑曲線”兩端
以顯著提升產業發展整體素質和產品附加值為重點,推動制造業關鍵領域和高端環節突破發展。到2017年,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通曉國際規則、競爭能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骨干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一)加強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積極吸引國內外資源要素,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引導規模以上先進制造企業全面建立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并購、收購、與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加快建設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汽車制造、航空制造等領域創新平臺,集聚創新人才和團隊。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建設面向中小制造企業提供技術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試驗服務的開放型中試基地。到2017年,累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00家以上,力爭規模以上制造企業建有研發機構的比例超過20%,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骨干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
(二)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用好省級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扶持專項資金,支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按照全國首批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試點省和設立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試點省的要求,深入開展相關工作。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孵化企業提供人才引進、技術合作、市場推廣、資本嫁接等“一站式”孵化服務和管理模式。加快建設一批集科技研發、孵化加速、生產制造、總部經濟和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現代高科技產業園。利用舊廠房改造建設科技孵化器可享受“三舊”改造政策,鼓勵開展科技企業孵化器載體用房產權分割試點,孵化器載體用房可按幢、層等固定界限進行產權登記并出租或轉讓。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推動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后用于獎勵研發團隊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和重大社會公共利益外,科研成果滿1年未實施轉化的,成果完成人或研發團隊可在成果所有權不變更的前提下自主實施成果轉化。到2017年,全省建成孵化器超過500家。(省科技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知識產權局、住房城鄉建設廳)